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1985年战友牺牲,方海鹰遵守约定替他尽孝,9年后娶了他妹妹

文/潘彩霞

1985年,中越前线。战斗打响前,侦察兵胡兴龙似有预感,他把战友方海鹰拉到一棵木棉树下,说:“我有个提议,如果咱俩有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负责奉养对方的父母!”

方海鹰双手赞成,他们都是安徽铜陵县人,同时参军,又在同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胡兴龙

一语成谶。执行任务时,侦察连被越军包围,突围战中,胡兴龙身负重伤仍顽强作战。弹药没了,前有追兵,后是悬崖,他宁死不当俘虏,纵身一跃跳下山崖。

战斗胜利了,方海鹰荣立三等功,火线入党。而此时,远在几千里之外,胡兴龙的父母收到的却是阵亡通知书。

家里的天塌了,一家人整日以泪洗面。胡兴龙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他是唯一的儿子,当年是背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的。

牺牲后,胡兴龙被追记一等功,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遗物被寄回来了,抚摸着他留下的照片、信件、军功章,父母亲泪如泉涌。

在部队的方海鹰同样悲伤难抑,木棉树下的承诺一遍遍响在脑海。

“一诺值千金”。放弃了部队的提干机会,他决定退伍,履行对战友的生死约定。

探亲回家时,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父亲曾是一名老兵,热血豪情从未远离:“一起上过战场的战友,那是生死兄弟,儿子,我支持你!”

可是,母亲坚决反对。方海鹰耐心地劝道:“兴龙家只有他一个儿子,您生养了我们兄弟四个,只当少养了我一个……”

他一边说,一边掉起了眼泪。母亲心一软,勉强答应了。

方海鹰

胡兴龙的家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村子里,那个夏日,方海鹰来了,见到那对悲伤的父母时,他一下子跪倒在地:

“爸爸妈妈,我叫方海鹰,兴龙不在了,从此我就是您二老的儿子,我来替兴龙尽孝守护你们一辈子……”

方海鹰的名字,胡兴龙的父母并不陌生,儿子曾多次在家信中提到过他。

然而,对这个天降的儿子,他们还是吓坏了,赶忙扶起方海鹰:“你能来看我们就足够了,做儿子,我们实在担当不起啊!”

看着方海鹰身上的军装,他们仿佛又看到了穿军装的儿子,眼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落下来。

尽管方海鹰讲述了木棉树下的约定,但胡兴龙的父母还是不能接受,甚至,脸色都冷了下来。

方海鹰没有气馁,1985年底,他正式退伍回乡,到铜陵发电厂上了班。

每天下班后,他就骑着自行车到胡家,山坡上种地,喂鸡打猪草,里里外外的活儿都干。

家里有了生气,胡母开始打心底里喜欢他。只有胡兴龙的父亲,仍然不理不睬,听到方海鹰喊“爸”,他黑着脸,扭头就出了门。

胡兴龙(左一)、方海鹰(右二)与战友

妹妹胡桂兰长大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她可以参军。因为放心不下父母,她犹豫着。

方海鹰向她保证:“你放心去吧,我来照顾家!”

也是他说服了胡父胡母,让胡桂兰顺利参军。

从此,他跑得更勤了,胡父犯了椎间盘突出,下不了床,他干脆请假住在胡家照顾。

农村的厕所在山下,需要下几十个台阶,他每天背着胡父去,不管胡父怎样冷脸,他都耐心对待,从无怨言。

1988年的一个冬夜,胡父胆囊炎发作,疼得在床上直打滚。方海鹰鞋都顾不上穿,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跑。

脚磨破了,他全然不顾,赶到医院时,浑身上下冒着热气。

危险解除了,医生对胡父说:“幸亏送得及时,你儿子真孝顺!”

胡父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有些坚冰开始融化。

方海鹰的照顾一如既往。逢年过节,他早早送来吃的、用的;1989年,胡父第一次对着大蛋糕许愿,那天,是他的49岁生日。

方海鹰的付出,胡桂兰都看到了,从家信中得知他所做的一切时,不知不觉中,对这个“哥哥”,她生出了异样的情感。

一次探亲回家,方海鹰正在地里浇油菜,料峭春寒中,他光着膀子,拎着两桶水往返两里多地取水。

在阳光照耀下,那个魁梧的身影显得更加健壮有力。胡桂兰看得呆了。回到部队后,她鼓起勇气写信表白。

方海鹰夫妇

对这个朴实率真的姑娘,方海鹰当然也有好感,但他从未动过心思,他害怕别人说他另有所图,再说,战友们都看着呢。

更何况,如果只是出于感恩,那对胡桂兰也不公平。

在回信中,他委婉地说:“你现在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多的选择,我不能影响你的前途。”

他越是拒绝,胡桂兰越是爱慕有加。1991年,她退伍回来,与方海鹰相处日久,更加认定了他。

有一次,方海鹰参加抗洪抢险,不幸受伤了,胡桂兰再也忍不住,心疼地直哭。

女儿的心思,胡母察觉到了,她非常欣慰。几年来,她早就接受了方海鹰这个儿子,孝敬老人,有责任心,他值得托付。

在胡母撮合下,方海鹰挣脱了世俗的桎梏,恋爱几年后,1995年,他与胡桂兰结为连理。那时,胡兴龙已经牺牲九年了。

第二年,儿子出生。尽管孙儿绕膝,天伦之乐让胡父的脸上有了笑意,可是,他始终无法走出丧子之痛。

每每思念儿子,他就打开箱子,翻看胡兴龙留下的遗物。透过窗户,他遥望着远处的笠帽山烈士塔,长久地沉默着。

全家福

2006年清明节,方海鹰下班回家,家里没有两位老人的影子,他知道,他们肯定又去烈士塔了。

果然,他赶过去时,山坡上,岳父母正坐在一位名叫崔跃勇的烈士的墓碑前默默流泪。见到他时,岳父身体颤抖,激动地说:

“我一想兴龙,就来看崔跃勇。我一直不明白,跃勇是越战一等功臣,兴龙也是越战一等功臣,跃勇的墓碑在铜陵,他父母能看到摸到,兴龙却远在云南的烈士陵园。我天天想,夜夜盼,你不把他的骨灰弄回铜陵,让我看一看摸一摸,我死不瞑目啊……”

方海鹰的泪也涌上来了,战场上,那个英勇杀敌的亲密战友,他又何尝不是魂牵梦萦呢?

然而,把胡兴龙的墓迁回铜陵是不现实的,两位老人体弱多病,长途跋涉去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也吃不消,万一出事,他将无颜面对战友。

为了避免老人睹物思人,方海鹰决定搬家,远离笠帽山。

房子看好了,搬家前,他劝岳父:“我们不如在笠帽山建个墓立个碑,把兴龙的遗物拿去烧掉,这也算给兴龙的英灵在故乡安个家了,这样以后一想他,我们也方便去和他说说心里话。”

他说得动情,提议也合情合理,两位老人终于同意了。

2008年清明节,笠帽山的山坡上,多了一座衣冠冢。胡兴龙用过的课本、衣服,写过的日记、家信,被一一点燃。

每烧一封信,方海鹰都要念给岳父岳母听。在最后一封信中,胡兴龙写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儿或许已经为国尽忠了。为祖国回报一腔热血丝毫不悔,唯一遗憾的是你们辛辛苦苦把我养大,儿还没来得及尽一点孝……”

青山翠柏间,泪水在每一个人脸上肆意滂沱。

离开前,对着墓碑,方海鹰立正、敬礼,他激昂地说:“兴龙,我兑现了木棉树下的承诺,爸妈把我当女婿,更把我当儿子。我跟桂兰结婚20多年从没红过脸,一直过得很幸福……”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方海鹰的事业也蒸蒸日上,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

信守承诺三十年,对家庭,他一心一意;对工作,他尽职尽责。

2014年,方海鹰的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之后几年中,又相继荣获“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等多个荣誉。

丹心碧血,义薄云天。又是四月清明,笠帽山上,春天拂面,那是胡兴龙捎来的祝福……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1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