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上海:让“象牙塔”成为民众文化休闲“打卡地”

  上海,3月20日,中新网 (记者 陈静)“象牙塔”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吗?在上海,一些高校已经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休闲“打卡地”。

  华东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华政”)在苏州河畔、上海音乐学院(以下简称“上音”)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大学校园现在已经成为服务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的新空间。

  20日,上海市教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教育体系全面对接,融入“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开放、历史文化保护等城市发展布局。同时,上海还推动高校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布局。首批8所大学已与7个区19个公园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对接合作机制,结合公园主题布局,量身定制特色场景,开展特色“公园” 建设主题,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艺术享受。

“上音”在拆除违章建筑、校园围墙等的同时,修复校园6栋优秀历史建筑,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上海市教委供图

在拆除非法建筑和校园围墙的同时,“上音”修复了校园内6座优秀的历史建筑,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味。 上海市教委供图" />

在拆除非法建筑和校园围墙的同时,“上音”修复了校园内6座优秀的历史建筑,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味。 上海市教委供图

  据了解,2021年,上海率先实现“华政”长宁校区全面拆除围墙,全面向公众开放。此后,上海市教委推动“上音”淮海路校区全面融入“音乐街区”,对外开放。上海市教委表示,在苏州河畔,“华正”拆除了11个沿河建筑设施,全面调整了临河校舍的功能,通过绿色植物移位、树篱后退等方式,全面腾出了沿河公共空间。优化后的“华正”滨河公共空间最窄4.5米,最宽98米,面积2.1万平方米,成为沿河最大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放弃了环河公共空间,为人们留下了沿河休闲的景观小径。

  在此基础上,“华政”长宁校区全面开放,人们可以参观圣约翰大学留下的27座中西合璧的现代历史文物建筑。优雅的历史建筑、开放的公共空间、思孟园、格致园等景观节点,使“华正”长宁校区成为“苏河十八湾”沿岸优雅的文化空间。统计数据显示,“华政”长宁校区全面开放后,吸引了众多游客。节假日和周末,每天参观4835人,每天参观1246人。带着孙子在苏州河畔玩耍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华正”是她的母校,现在她可以在里面了。她经常觉得自己已经回到了青春。她经常带着第三代人去苏州河边,希望孩子们从小就渗透到优雅的校园里。

  据了解,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上音”淮海路校区致力于打造“音乐街区”的核心区域,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上海市教委介绍,“上音”在拆除非法建筑和校园墙的同时,修复了校园内6栋优秀的历史建筑,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味,为中心城市增添了诗意、温暖、舒适的新街景和新空间。

  上海市教委在促进校园全面开放的同时,也注重利用大学资源促进环境教育和文化人才,帮助营造强大的城市文化环境。“华正”以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现代大学、滨水生态为重点,举办了“苏河明珠”历史文化展,使百年校园成为公共教育课堂。“上音”将课堂和创业平台转移到城市公园和公共文化艺术场所。通过举办艺术欣赏、大师课堂等活动,优秀的文化艺术创作和“精神食粮”将为人们带来精神文化营养。(完)

【编辑:黄钰涵】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