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月20日,中新网 (记者 在上海,“双减”后的中小学生课堂外,陈静在做什么?
2600多门公益在线校外课程资源对中小学生和教师开放;课外服务进入社区、场馆和企业,“三公里课外服务圈”得到校外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20日,上海市教委披露,目前正在形成“校社联动”和“馆校联动”的教育格局。同时,上海还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记者20日获悉,上海100%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课外服务,参加学生超过133万人。约95%的教师参加课外服务,约1万名退休教师、专业人员、青年活动中心和优质非学科培训机构参加。
上海市教委介绍,教育部门在压缩培训规模、加强培训监督、落实应急处置、缓解民众焦虑的同时,着力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压缩培训规模、加强培训监督、落实应急处置、缓解民众焦虑的同时,从多方面有效促进课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据报道,上海中小学全面开展了“5” 2”(每周5个工作日) 每天不少于2小时)、“作业辅导 结合“素质活动”的课外服务,实现了小学、初中、学生愿意留下来、工作日的全覆盖。
家庭作业问答是学校课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相关学科家庭作业,重视学生的指导,探索实践和跨学科家庭作业指导;各学校依托各自的特色项目、特色课程、拓展活动等,开展科普、体育、科技、艺术、急救等素质教育活动;学校还鼓励教师充分发挥业余爱好和专业知识,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玩中学”和“做中学”活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培养社会实践中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培养社会实践中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上海教育部动员组织各区、街道、城镇免费向学生开放各种社区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课外学习、职业经验、社会实践和职业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上海依托21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开设了87万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岗位。各学校结合不同地方的岗位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岗位,如礼仪指导员、场馆评论员、活动辅导员、医院门诊指导员、市场调查员、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实践热情。
据报道,上海已经推出了各种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编制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地图,设计了爱国主义、公民教育、科学探索等12个主题序列的社会实践资源地图,建立了15分钟的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完) 【编辑:黄钰涵】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