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计划》,建议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真相、脉搏咨询、群众和实践。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离人最近的地方,也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否强,发展势头是否充足,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工作的发展。
“党的基础在基层”和“只有走遍基层,才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带头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他提出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秘书长的实践,带头,解释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前线,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困难、堵塞,解决实际问题,凝聚克服困难,创造伟大的力量。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目前,世界正在经历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弱点。改革发展遇到各种困难,各项工作都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从何而来?来自实践,也来自群众的创造。形势越复杂,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寻找改革发展的良方。例如,在扶贫斗争中,中国选拔了25.5万驻村队伍、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从调查研究开始,一步一步到最偏远的村庄,通过最危险的道路,根据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可行的扶贫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做好调查研究,要把问题带到基层。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如何加快消费复苏?如何协调发展和安全?如何继续促进农村产业的繁荣?心里没有问题,到基层只能是空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既要有“身入”基层的行动,又要有“心入”基层的意识。带着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冷静地坐下来,听基层干部怎么说,看看一线人怎么做,我们可以收获更多扎根的方法。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党中央决定对全党进行调查研究,这不仅是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新形势的呼唤。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从而获得见解,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 (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园晶晶】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