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经纬之间”的创新活力——看福建纺织服装业如何攀登价值链上游

  福州,3月21日,新华社 题目:“经纬之间”的创新活力——看福建纺织服装业如何攀登价值链上游

  董建国,新华社记者

  走进福建晋江华宇铮瑛集团织造车间,数百台经编设备运行迅速,雪白纱线转眼间变成布料运出,但现场只有少数工人偶尔上前查看。在远处刚腾出的空地上,数百台新购经编机陆续进场。在远处刚腾出的空地上,数百台新购经编机陆续进场。

  “我们最近投资了1亿多元来扩大产能。公司执行总裁苏成喻表示:“由于公司对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可以逆周期增资扩产。自今年以来,该公司的订单大幅增长。”

  2月1日,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员工位于泉州市晋江市。林善传,新华社记者

  苏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决定全面更新设备,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林善传,新华社记者

  苏成宇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决定全面更新设备,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自数字化生产实施以来,华宇的产品开发周期从30天减少到15天,产品不良率从25%降低到5%,设备能耗降低了23%。

  福建是我国纺织业大省,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已超过万亿元。在福建,越来越多的企业共识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纺织业。

  在福建永荣锦江有限公司车间,一排排纺织机运行繁忙,只有少数工人在现场操作。据永荣集团负责人介绍,通过自动化、现代化的设备改造,每年可节省60%至70%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近2500万元的生产成本。

  2月3日,技术人员在晋江利郎文化创意园研究室工作。林善传,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福建七牌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全面升级工厂,建立了覆盖生产、物流等环节的整体智能生态系统。

  “一套西装生产几乎有400道工序,个性化定制大多是小订单,每道工序之间的配送容易出错。

  “一套西装生产几乎有400道工序,个性化定制大多是小订单,每道工序之间的配送容易出错。这个问题是通过智能生产线自动部署有效解决的。福建七牌时尚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莉表示,通过数字化升级,公司的订单接收能力和利润率大大提高。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应对形势,寻求改善,一些企业通过改变轨道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福建劲心劲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晋江,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公司总经理柯凤伟表示,该公司是金巴集团的子公司,以前从未接触过医疗领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司响应政府转型生产防疫物资的号召,没想到防疫物资的转型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新产业的大门。

  “目前,企业口罩产品日产能超过400万件,防护服、隔离服产品日产能近2万件。” 柯峰伟表示,该公司正顺势进入医疗器械行业。

  2月1日,福建金心金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柯凤伟正在介绍公司生产的防护用品。林善传,新华社记者

  产业链是实体经济的筋骨。林善传,新华社记者

  产业链是实体经济的筋骨。福建省以纺织服装业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协调体系,切实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近年来,纺织龙头企业恒申集团通过多次国际并购,积极进军产业链上游。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表示,通过国际并购和技术合作,公司突破了纺织重要原料供应链的封锁,跃升为世界领先的化纤原料自内酰胺生产集团。企业以年产100万吨自内酰胺项目为中心,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出锂电池新能源原料等多种新材料项目。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传芳表示,近年来,福建通过智能化转型,重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目前,福建纺织服装业正朝着品牌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不断向中高端供应转变。

【编辑:房家梁】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