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青岛两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坐落在哪?有何故事?一起了解→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旅游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名单的通知》,决定将1336个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名单。山东省43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青岛市田庄镇官庄村、平度市店子镇茶山村两个村落入选。

北方传统庭院式民居-官庄村

这个村庄是北宋一官姓人建的,故名官庄。后来,陆、马、贾、兰等姓氏相继迁入。到目前为止,有“先官后贾,胡有马,后添鲁王”的说法。明洪武年间,刘、于、兰等姓到此定居。村虽有变化,姓氏有代谢,但仍沿用原名至今。

几十年前,官庄村发现了汉瓦、秦砖和历代古墓。据估计,该村是在周朝或秦汉形成的。现在,由于人为破坏,该村的历史无法测试。据历代口传,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大移民年间,本村是移民集聚分配的地方。

据研究,官庄村自汉朝设村,后因战争,村庄荒废。北宋时,官姓人迁此屯垦复建村庄,故名官庄。后姓相继迁入,至今传有“先官后贾,胡有马,后添鲁王两家”的说法。明洪武年间,刘、于、兰等姓到此定居。村虽有变化,姓氏有代谢,但仍沿用原名至今。由于管理方便,建国初期分为南北两村,北部分为官北村。

历史上有五个行政村,按姓氏分为刘、于、鲁、兰、王。后来因为管理方便,分为官庄南村和官庄北村两个大队。

解放后,官庄村先后是平西县第十五区政府驻地、官庄乡驻地、官庄公社驻地等。1995年1月,官庄镇与张舍乡合并为张舍镇, 原张舍镇与田庄镇合并,2012年成立新的田庄镇,现属田庄镇。

目前,该村有57栋271间古建筑,3313平方米,7栋33平方米,共3346平方米。

官庄的古建筑最早建于清代中后期,大约在200多年前,晚了100多年,主要是北方传统的白石、青砖和黑瓦。个别建筑具有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多为硬山、屋檐、小瓦屋顶,为北方传统庭院住宅,官方北方住宅多为三合院、二合院,无一例外保留精致的门洞、阴影墙、墙、庭院、厢房,材料非常精致,多为砖木石,基石为当地石材,木材为红松,砖为特殊青砖。无论是基石还是青砖,都经过当时工匠的精心雕刻和研磨。经过数百年的不磨损,石缝与砖缝之间的缝合刀无法插入。古代的“工匠精神”令人惊叹。

三山一水,古门古城茶山村

“上迁村属于茶山村的自然村,当时填写了茶山村的资料,主要报告了上迁村的情况。据平度市有关人员介绍。

据研究,明朝时期,在原三堤乡(现新河镇灰埠社区) 有一棵大槐树,许多家庭住在大槐树下。由于人口的增加,这里生活不便,这些家庭后来搬到了大泽山镇八甲北坡。

后来有人出去打柴,发现了现在的上迁。人们看到这个地区辽阔,三面环山,山川秀美,空气清新,适合人们居住,于是从大泽山镇八甲北坡迁到现在的上迁村,在这里定居。元末明初建村时间,距今已有650多年。村西有一条与茶山接壤的细长河流,蜿蜒曲折,宛如一条蛟龙,故名蛟河。这个村庄被命名为上迁村,因为它位于上游河流的迁徙处。

全村居民均为孙姓,以族居为制,形成村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行政村,分为多个生产队, 目前分为4 村民小组。茶山村行政村在新村融合过程中与周边几个村庄建立。

       村里以山丘为主, 位于夹板山, 母猪岭、麻山岭、东北顶、大高顶等多座山头,又有河流汇山涧之水,绕村而过。大泽山省级景区和茶山国家4A级景区位于村庄周围。村里有500多套现有住宅,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围村而建古城墙700米,建4个城门(现存1个, 修复两处) 。建村之初,古树、古井数处都存在。近代,环山红旗渠建成5公里。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