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连续4个月购买黄金,今年2月累计增持黄金102.02吨,仅次于土耳其,成为2022年以来世界第二大黄金增持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2050.34吨,相当于1202.83亿美元,占我国储备资产总额的3.63%。这是中国央行自2019年10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也是自2008年黄金储备占0.86%最低点以来的又一次增长。这是中国央行自2019年10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也是自2008年黄金储备占0.86%最低点以来的又一次增长。从全球来看,2022年是央行增持黄金的大年,购买速度是196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再次凸显了黄金良好的保值增值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虽然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的货币属性逐渐淡化,国家锚定美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但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受到挑战,黄金由于其“历史惯性”,逐渐引起国家的关注。
首先,黄金是储备资产多样化和安全的保证。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美国通过金融手段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冻结其美元资产,质疑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安全性。各国都意识到储备资产去美元化和多元化的重要性。此时,央行购买黄金,替代美元资产,是资产配置的最佳选择。根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连续减持美债1901亿美元,占中国美债总额的18%。同期,各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总额也有所减少。
其次,黄金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自2018年以来,黄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6%,高于同期美国国债,这使得增持黄金成为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目前,黄金价格处于震荡上涨趋势。出售部分美元资产以换取黄金。一方面,它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促进储备资产的保存和增值。
第三,黄金是对抗“弱预期”和金融风险的最佳资产。经济复苏疲软,俄乌冲突、债务问题和金融市场波动仍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后,通货膨胀仍可能复苏,世界经济仍处于滞胀边缘。随着金价飙升,硅谷银行事件和瑞士信贷事件给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了金融风险,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价格一度超过2000美元。自3月份以来,黄金价格上涨了6%以上,表明黄金在金融风险中具有很强的避险能力和投资价值。此时,央行购买黄金可以更好地防止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央行持续购买黄金反映了中国灵活应变和相机选择的政策理念,促进了中国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的提高。由于我国黄金储备比例仍较低,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提高储备资产比例,促进储备资产多样化,提高保存和增值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此外,黄金作为最终的国际支付手段,也是人民币信贷的重要保障。增加黄金储备也是有序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窦大鹏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