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加强交流 互鉴共进

  ——中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民心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俄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促进两国人民相识相亲的重要环节。在中俄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相亲的重要环节。3月20日,在访问莫斯科国事访问俄罗斯联邦时,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日报》和俄罗斯新闻网站上发表的签名文章中指出,要密切进行人文交流,做好中俄体育交流年。充分利用地方合作机制,促进两国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积极开展对口交流,鼓励双方人员交流,积极恢复两国旅游合作。开展夏令营、联合办学等活动,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了文明交流和相互学习。双方友好的社会舆论基础更加稳定,为保持新时代中俄综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

  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早春的阳光洒满了莫斯科郊区的五一乡。3月17日,离展厅不远的莫斯科1391学校二年级的20多名俄罗斯小学生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六大会址常设展厅。在听取了学校老师阿里宾娜对中国共产党六大历史的讲解后,学生们被二楼展厅“民族服饰”图片展中精美的中国传统服饰所吸引。“太美了!孩子们一再赞叹。

  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在海外红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六个地址的常设展览馆从多个角度和平台展示了中国文化,创造了文化互动体验和展览空间。自2016年7月对外开放以来,展览馆接待了2.7万多名游客,举办了60多场演出、展览、晚会、讲座等活动,成为俄罗斯人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厅副厅长王静告诉本报记者,近两年来,展厅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主题图片展、“中国影像节”电影放映等活动。今年春节,展览馆举办了“走进六个展览馆,体验中国快乐年”活动,邀请了近120名来自五一乡的儿童,以及当地政府和文化教育机构的代表,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从剪纸、绘画到茶艺、雕版印刷,精彩的互动展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根据中国“年”的传说,俄罗斯演员还排练了小型戏剧,引起了孩子们的不断笑声。

  2022年7月,五一乡所在的圣三一区政府向莫斯科旅游委员会推荐展览馆作为当地知名博物馆。在莫斯科市政府推出的在线旅游平台亮相后,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厅在俄罗斯人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的参观团经常主动联系参观展览。“展览馆已成为五一乡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当地人心目中的文化坐标,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五一乡乡长梅利尼克说。

  去年年底,“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十周年暨俄罗斯中国画展”的作品吸引了中俄观众驻足流连。笔墨飞扬,妙手丹青,一幅幅具有中国风情魅力的画,让人难以想象它们来自俄罗斯朋友。莫斯科市民叶莲娜非常喜欢中国画。她告诉记者,她不仅可以看到中国艺术作品,还可以从绘画技巧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叶莲娜之前参加过中心举办的国画培训班,“接下来我要报名参加书法班!”

  据报道,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将于今年5月举办“茶与世界·雅集”综合文化活动,开展展览、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今年还将举办西藏文化旅游周,唐卡展、藏族风情歌舞、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将与当地人见面。俄罗斯文化部长刘比莫娃表示,俄罗斯对今年的一系列俄中文化交流活动充满期待,相信这些活动将继续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俄中人民的友谊。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

  架设文化交流桥梁

  春光明媚,书声朗朗。进入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从书架上展示的中国书籍,到挂在走廊里的中国书法和绘画,再到放在展示柜上的熊猫娃娃,到处都是中国元素和不时的阅读声,让记者感到亲切。

  孔子学院,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是莫斯科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医院成立15周年成就展上,中国书画作品、中俄学生庆祝节日的照片、两国专家共同编写的教材。。。处处流露出中国的魅力。

  俄罗斯院长塔拉斯·伊甫琴科长期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讲解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原文,播放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视频,是他教学的亮点。“这些内容是学生阅读中国的第一手材料。伊甫琴科说。伊甫琴科除上课外,还组织学生学习书法和国画,举办儒家讲座,让学生全面感受中国文化。伊甫琴科表示,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访问将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不断巩固俄中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的舆论基础。

  “汉语体验营”是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的传统活动。每年夏天,报名体验营的俄罗斯学生都可以飞往中国参加为期两周的文化交流。他们可以在中国学习,与中国学生交朋友,体验美食烹饪、传统手工艺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将体验营搬到了网上。俄罗斯青年可以通过视频“云游”北京胡同分享俄罗斯童话,而中国学生则介绍手机支付和中国电影。两国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非凡历程,解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云”交流得到了生动的发展。

  2022年,俄罗斯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达到11.3万。“近年来,俄罗斯人对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院长张瑞说,去年,学院开设了71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超过720人,比2021年增长了34%,零起点学生人数比2021年增长了130%。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为了更好地推广中文教学,还开展了高端口译人才培训,并参与了教学课程的设计。

  今年年初,随着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中俄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如今,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正忙于下个月即将到来的“中国桥”莫斯科比赛。张瑞告诉记者,她和伊甫琴科协会是比赛的评委。“学生们都期待着今年暑假去中国参加夏令营!”张瑞说。

  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媒体集团——

  以书为媒介,读中国

  环球书店位于莫斯科市中心,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传来阵阵诗意的吟唱。仔细听,背诵的是李白《静夜思》的俄语版。这是俄中作家俱乐部最近举行的读者会议。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基里尔·巴尔斯基正在与读者分享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俄中作家俱乐部于去年夏天联合成立,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和莫斯科环球书店。在成立仪式上,中国著名作家王蒙在视频演讲中表示,中国作家对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普希金、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中国广为人知,许多中国文学也被翻译成俄语。

  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媒体集团总裁穆平表示,成立俄罗斯中国作家俱乐部的初衷是通过阅读活动推广集团图书,为作家从事文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文学为媒介,增进两国作家之间的互动和友谊。自俱乐部成立以来,它吸引了大量的中俄社会文化名人,并举办了六项读者活动,今年将促进两国作家的互访。

  随着中国书籍在俄罗斯市场的日益普及,俄罗斯书展也成为中国书籍的展示舞台。在2022年9月举行的莫斯科国际书展上,中国图书展台前人头攒动。阅读教材,了解中国时事,品味中国历史...来这里的俄罗斯读者各得其所。负责中国图书展位的尚斯国际出版媒体集团工作人员帕维尔说:“中国图书需求量很大,中国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销量也很高。莫斯科以外的图书馆专门来和我们签订订单。现在有200多家俄罗斯图书馆与我们合作。帕维尔说,俄罗斯人越来越关注中国是中国书籍流行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书展,中国音像产品也在进入俄罗斯电视节目。去年6月,俄罗斯红线电视台与尚斯国际出版媒体集团合作,推出了“今日中国”专栏。首映式有3部中国电视剧和17部中国纪录片。俄罗斯和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表示,该专栏的推出是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一个例子,将为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开辟一个新的窗口。目前,已播出的电视剧《功勋》和纪录片《创新中国》在观众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鉴于前期合作成果,我们还将在这个台湾开设人文阅读专栏‘阅读中国’,让中国图书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穆平说。

  莫斯科,人民日报,3月20日电 记者 荣 翌) 【编辑:房家梁】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