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网络热点>>即时新闻

索尼:孙女是皇后,外曾孙是太子,三朝元老满门荣耀却毁在儿手里

在《康熙王朝》中顺治帝出家后,年仅8岁的康熙在孝庄文皇后的扶持下登上皇位;虽然大臣们都力荐:皇帝年幼,由孝庄垂帘听政;但孝庄并非贪恋权势之人,坚持由顺治帝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而她则在后面帮衬着。

顺治帝给康熙选的四位辅政大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索尼历经四朝,对太宗、顺治帝都忠心耿耿

遏必隆是清开国功臣之一额亦都的儿子

刚正不阿,素来与鳌拜不和的苏克萨哈

而鳌拜战功赫赫

鳌拜越来越猖狂,不将康熙放在眼里,甚至想要密谋造反;苏克萨哈则是搜集鳌拜犯罪的证据想要在同朝议政时弹劾鳌拜,没想到被鳌拜反将一军而下狱;为换取大清几个月的太平,孝庄太后不得以将忠臣苏克萨哈处死。

孝庄亲自前往“生病”的索尼府上,因为孝庄很清楚索尼是在装病,故意不去上朝,坐山观“两只老虎相斗”,两虎相斗的后果就是孝庄不得不请索尼这只老狐狸出山,孝庄让索尼心甘情愿出山的条件就是: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册封为中宫皇后。

索尼确实也没有辜负孝庄的期望,虽然没有除掉鳌拜,但扶持了康熙亲政;而索尼的儿子索额图则帮助康熙一起将鳌拜除掉了。

其实大部分人对索尼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康熙朝辅佐年幼康熙时期,再加上索尼的孙女被册封为正宫皇后,可以说索尼的赫舍里氏家族已经达到了最顶峰的时期。

但实际上索尼从太宗皇太极开始,尤其是太宗皇太极与世祖顺治帝两朝,作为两黄旗大臣,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才会有辅佐年幼康熙的资格,而且还是首辅。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你可能不知道、不了解的三朝元老,究竟是什么样的?

01索尼归顺于太祖

索尼并不姓“索”,而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满清八大姓氏之一,隶属于满洲正黄旗;

索尼的伯父是大学士希福,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时,携家眷全部归顺于努尔哈赤。

补充一点:

女真部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

而海西女真又称为“扈伦四部”,海西女真是由四个部落组成:哈达部、叶赫部、乌拉部与辉发部。

太祖努尔哈赤在收服海西女真的过程中,哈达部亦归顺与太祖,索尼的伯父希福携带家眷全部归顺于努尔哈赤。

因为索尼与父亲硕色、伯父希福通晓满蒙汉三种语言,所以太宗皇太极让索尼的父亲与伯父全部入职文馆,并且赐予“巴什克”(跟汉语中博士的意思一样,指的是学识渊博的人)的称号,可见太宗对索尼一家的学识是非常赞赏而且认可。

而索尼则是被授予一等侍卫之职,其实在影视剧中,比如《康熙王朝》索尼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绉绉的样子,是个文臣;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索尼并非只是懂满蒙汉三种语言的文人,更是能披甲上阵的武将,算的上是文武全才。

1627年的宁锦之战,索尼跟随太宗一起出征,在宁远城周边观察明军的动向;

次年皇太极出征喀尔喀,因蒙古科尔沁的人不去参加,皇太极特地命索尼前往科尔沁去斥责土谢图汗额驸奥巴。并且在临行前嘱咐索尼:“你们见了奥巴不用行礼,不要吃他们准备的饭菜,更不要给他们好脸色看;而且还要让他们感觉你要走的样子,看他们如此反应?”

值得一提是后金自努尔哈赤开始就跟重视满蒙联姻,礼重蒙古,为何皇太极此次让索尼如此怠慢额驸奥巴呢?

原来奥巴虽然已经归降后金,但是暗中还是与明朝来往,所以才不出兵;当初为了让奥巴心甘情愿归顺于后金,努尔哈赤将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他。

索尼去到科尔沁以后先去看了公主,按理说索尼应当前去拜见奥巴,奥巴得知索尼的到来,赶紧前往公主那里去见索尼,但是索尼并不怎么理会奥巴,只是说到:“我们是大汗的使臣,你既然有罪我们就要与你绝交,我们的公主嫁到了这里,我们是来慰问公主的。”

奥巴自然知道索尼来的真实目的,赶紧让人准备饭食,但是索尼还是假装要走的样子,并且说到:“我们并不是因为你来的,干嘛要给你行礼,吃你准备的饭食;我们大汗很生气,给你带了一封信。”

奥巴这才知道害怕了,赶紧俯首请罪,想要赶紧见到太宗当面请罪;

索尼将奥巴的反应告知了太宗皇太极,太宗大喜。

果然奥巴亲自准备好骆驼、马匹亲自前往盛京去请罪,太宗当面接待了奥巴,并且赏赐了奥巴不少东西,自此以后奥巴再也没敢违约。

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从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就一直非常注重与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蒙古科尔沁草原,比如孝庄文皇后、孝端文皇后与海兰珠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

皇太极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索尼,可见索尼确实有能力,而且得到太宗的信任。

索尼不仅是谈判的能人,在战场上也毫不含糊,在己巳之变中,皇长子豪格被突然赶到的明军团团围住,索尼骑马直接冲进去,将豪格给救了出来;如此说来,索尼还是豪格的救命恩人。

之后在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征讨察哈尔等多次战争中立下战功,到了崇德八年凭战功晋封为三等甲喇章京。

在整个太宗朝时期,索尼能够从归降之人一步一步进封至甲喇章京,靠的就是自己的真才实学以及勇猛作战。而且索尼隶属于满洲正黄旗,正黄旗与镶黄旗向来是太宗皇太极亲领,可见在皇太极的眼里,索尼虽然原先是哈达部人,既然忠心于自己便是股肱之臣。

02 坚决拥护太宗之子登基称帝

索尼确实也没有辜负太宗对他的重要与信任,不仅忠诚于太宗,在崇德八年太宗病逝后,坚决拥护太宗的儿子称帝,可以说顺治帝能登上皇位,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功不可没。

太宗皇太极突然病逝,并没有留下遗言将谁立为皇太子,而且也没有正式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只能是按照太祖留下的八王议政的方式来选出下一位皇位继承人,也就是说除了皇太极的儿子们,其兄弟们都有争夺皇储的资格。

其中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争夺最为激烈,多尔衮我们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很多清宫剧中都会出现多尔衮。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因多尔衮聪明睿智、德才兼备,太祖非常喜欢多尔衮。只可惜多尔衮的生母在太祖病逝后殉葬,据说阿巴亥殉葬是因为太祖想要多尔衮承继汗位,皇太极为了争得汗位而逼迫阿巴亥殉葬。

皇太极称大汗后,对多尔衮还是比较重视的,将其封为和硕睿亲王,并且让多尔衮掌管吏部。多尔衮可以称的上是文武全才,为后金以及后来的皇太极建立的大清立下赫赫战功,在当时被宗室的人认为是最有资历威望的人;更何况多尔衮兄弟三人(多铎、多尔衮、阿济格都是阿巴亥所生)掌管八旗中的三旗,势力还是比较大的。

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呢?

虽然称呼多尔衮为叔叔,但实际上还要年长多尔衮三岁;虽不及多尔衮威望高,但很早便跟随太宗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被皇太极封为贝勒。之后在与明军的作战中,更是凭其战功被封为和硕贝勒,并且早早地便开始参与朝政。之后因与多尔衮一起出征察哈尔立下大功被封为肃亲王。

更何况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若从皇太极的儿子中挑选继承人的话,自然是豪格最合适。

两黄旗向来忠心于皇上皇太极,自然坚决拥护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但豪格与多尔衮势均力敌,谁也不肯相让。

在八王议政之前,多尔衮前去询问索尼的建议,索尼只是说“坚决拥护皇子,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索尼的态度确实让多尔衮很是受挫,不得不考虑其他的解决办法。

“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多尔衮之所以会去问索尼的建议,而不是其他人的建议,不仅仅是因为索尼是两黄旗大臣,更是因为索尼在朝中的威望。但很可惜,多尔衮虽然威望高、有能力,但是索尼忠心于太宗皇太极,自然不想皇位旁落他人。

其实在八王议政之前庄妃(孝庄文皇后,福临的生母)曾与索尼这位朝中重臣谈过关于皇位继承人的事情,而且正是因为庄妃的话改变了索尼最初的决定。

所以一开始告诉庄妃:“拥护肃亲王豪格为新帝,皇九子福临为太子。”

庄妃便问索尼为什么,索尼将肃亲王的战功侃侃而谈;庄妃很清楚将福临立为太子只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但庄妃并没有打算索尼的话。待索尼不说话以后,庄妃先是将索尼一家的忠心夸赞一番,然后对索尼说:“有一次你从蒙古科尔沁回来,皇上便夸赞你办事稳重,而且知道大清的国策是满蒙联姻,而且你确实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庄妃这些话确实让索尼很受用,确实索尼在处理大清与蒙古之间的关系上很不错,这一点不容置疑;庄妃一提到满蒙联姻,索尼便突然明白了庄妃的意思:

若是索尼等人支持庄妃的儿子福临为新帝的话自然是支持满蒙联姻的国策,但若是拥护豪格(豪格的生母来自乌拉部,是乌拉那拉氏)继承皇位,便不是了。

索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庄妃便让索尼退下了,并且在索尼临走之前说了一句:“两黄旗向来都是皇上亲自掌管,肃亲王掌管的可是正蓝旗......”

“两黄旗向来是皇上亲掌,而肃亲王现在正掌管正蓝旗呢......”

庄妃的话让索尼茅塞顿开,便赶紧召集其他两黄旗大臣商量:不再拥护皇长子豪格为新帝,而是拥护皇九子福临。因为索尼作为两黄旗大臣不仅要忠诚于太宗皇太极,更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若是拥护豪格称帝的话,两黄旗大臣的利益便不能保证了。

1643年八月十四日崇政殿八王议政时,以索尼、鳌拜为首的两黄旗大臣发誓“一定要立太宗的儿子为新帝”,其实指的便是福临。而且早早地便带人将崇政殿包围起来;当然不论是肃亲王豪格还是睿亲王多尔衮的兵马都准备好听从主子们的命令。

在会议刚开始时,索尼与鳌拜二人便拔出刀来表示“一定要立皇子为新帝”的意思,不过被多尔衮给呵斥退下了:“各位王爷们都没说话,有你们说话的份吗?”

“诸亲王、郡王尚未说话,哪有你们说话的资格!”

多尔衮确实想自己称帝,奈何两黄旗大臣态度如此坚决,再加上多尔衮很清楚庄妃想让自己的儿子称帝,若是自己强行称帝的话,大清必定会出现内乱,兵刀相向,为了势力的均衡,最终提出让庄妃的儿子福临称帝。

有了两黄旗大臣与睿亲王多尔衮的支持,福临称帝便顺利多了。多尔衮提议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同他一起辅佐年幼的福临,待福临成年后再亲政;如此以来,便又得到了郑亲王的支持。

在确定好福临为新帝后,郑亲王与睿亲王发誓一定会效忠于福临;只有索尼等两黄旗大臣秘密立誓一定要忠心拥护年幼的皇帝。

“兹以皇上幼冲,众议以济尔哈朗、多尔衮辅政,我等如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漠视兄弟,不从众议,每事行私,以恩仇为轻重,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可以说,在福临“争夺”新帝之位的整个过程中,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绝对是功不可没的,确实不愧为太宗亲领的两旗。而索尼作为两黄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建议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两黄旗其他大臣们的决定。一开始两黄旗大臣们听索尼的建议拥护皇长子豪格,后来索尼改变主意拥护福临,两黄旗大臣便转而拥护福临。

而索尼的功劳还不仅限于此,因福临年仅6岁登基,睿亲王多尔衮专权,想要自己称帝;若是没有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坚决拥护的话,福临的皇位真有可能被夺走。

03 为保住年幼顺治帝的皇位,与多尔衮相抗衡

福临年仅6岁称帝,史称顺治帝。因福临年幼,朝政事务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处理,后来郑亲王因多尔衮的压制选择退出,多尔衮专权,想要自己称帝。

多尔衮虽然势力很大,但是由皇上亲领的两黄旗大臣是多尔衮最大的阻碍。

为了能登上帝位,多尔衮多次对两黄旗大臣,尤其是索尼、鳌拜等人进行压制。

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顺治帝是大清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元年多尔衮带着顺治帝与孝庄文皇后、孝端文皇后等人迁都北京。次年索尼被晋封为二等昂邦章京,因多尔衮专权,索尼忠心护主并不依附于多尔衮,而被多尔衮除了启心郎的职位。

英亲王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同母胞弟,自然是站在多尔衮一边,并不将年幼的顺治帝放在眼里;索尼将此事情告知了多尔衮,希望多尔衮能够做些什么,但多尔衮并没有理会索尼。

多尔衮就分封诸王的事情召集大臣们一起商量,索尼坚决反对多尔衮的建议,锡翰等人便对多尔衮进言:“索尼这是不想让王爷您执掌朝政啊?”然后让多尔衮处置索尼,不过多尔衮并没有同意。不过后来因固山额真谭泰告发索尼将内库的漆琴赠与他人,索尼被多尔衮削了爵位

到了顺治五年多尔衮下令让索尼前去祭拜昭陵,但是在索尼出发昭陵之前,贝子屯奇居然诬告索尼与图赖等人密谋拥立肃亲王豪格为新帝,按罪应当被处死,多尔衮将索尼夺官抄家,让索尼前去昭陵守陵。

多尔衮之所以多次为难索尼,其实就是因为索尼等两黄旗忠臣是多尔衮称帝最大的障碍;而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在顺治帝亲政之前最大的功劳就是阻止了多尔衮篡权夺位。

多尔衮病逝后,索尼终于苦尽甘来。

顺治八年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帝得以亲政,特地将大忠臣索尼给召回了京城,并且直接卓胜微内大臣兼议政王大臣。

太宗在时索尼是既能上战场又能处理满蒙关系的大功臣,而顺治朝时索尼不仅忠诚护主而且处理朝政的一把好手。也难怪会在顺治帝病逝时被钦定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病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将皇位传给皇三子玄烨,同时顺治帝还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与鳌拜。

在顺治帝之前大清向来都是八王议政的方式选出皇位继承人,而且由亲王辅政;在索尼等人得知顺治帝遗诏后,跪着告诉诸位亲王贝勒,请他们能够共同处理朝政;但诸位贝勒王爷的意思是:皇上很清楚你们四位大臣的能力,所以才将此重任交给你们,谁敢违拗呢?

既然诸位贝勒如此说,索尼等人便前去拜见孝庄太皇太后,并且在大行皇帝面前发誓一定会忠心、尽心辅佐年幼康熙。

自此以后,索尼等人开始长达8年的辅政;在四位辅政大臣辅政的前两三年时间里,确实谨遵誓言,对清朝扫清南明残余势力、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等多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但是到后来因为鳌拜越来越嚣张,势力逐步上升,与苏克萨哈不合,但是因苏克萨哈原先是睿亲王多尔衮的人,索尼从心眼里看不起苏克萨哈,所以即便是二人不合、鳌拜跋扈,索尼仍旧置之不理。

之后因苏克萨哈与鳌拜的明争暗斗中,苏克萨哈率先败下阵来,并且被处死;而遏必隆胆小怕事,依附于鳌拜,为了能让索尼出面除掉鳌拜,孝庄太皇太后亲自保媒,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立为正宫皇后。

康熙六年三月,索尼奏请康熙亲政,但康熙以自己尚且年幼拒绝了;即便三位辅政大臣再三奏请,康熙与孝庄太皇太后还是拒绝了康熙亲政。并且在当月将索尼授予一等公爵位。

但仅仅三个月以后年迈的索尼病逝,康熙赐予谥号“文忠”。

结语

索尼从太祖时期归顺,效忠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三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大忠臣:

皇太极在时,索尼不仅是其长子豪格的救命恩人,更是立下战功、处理满蒙关系的高手;

皇太极病逝以后索尼坚决拥护皇子称帝,正是因为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在其中关键的作用,福临才得以登基称帝。

顺治帝登基以后,索尼为了不让多尔衮篡权夺位,坚决与多尔衮相抗衡,最终落得一个抄家削爵的下场;好在顺治帝亲政以后,立马就开始重用这位大忠臣,将其召回京城委以重任。

并且在弥留之际,让索尼等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康熙登基。

到了康熙六年,索尼的孙女赫舍里被封为正宫皇位,可以说索尼的赫舍里氏家族已经达到了顶峰;俗话说“物极必反,水盈则亏”,索尼病逝后,赫舍里氏家族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索尼第三子索额图。

索额图是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爷,坚决支持太子胤礽;但是最终将太子胤礽带入两党相争中,触犯了康熙的底线;胤礽被废掉了太子之位,而索额图也落得一个下狱而死的结局。

自此以后赫舍里氏家族开始走下坡路,没有了索尼在时的样子。

当然赫舍里氏家族在整个大清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一直影响到了清朝末年。

本文由seo技术发布/转载,不代表seo技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下架处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7758.com/jishi/7501.html